MENU

五老风采

一心向党 情系“三农” ——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严瑞珍教授


微信图片_20230912152316.png

耕行不辍的奋进者

“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这是鲁迅的短诗剧《过客》中,主人公的一句台词,剧中的过客,总是行色匆匆,即使已皮破血流,却始终不肯停下脚步,有个声音一直在召唤这名过客引着不断前行。严老说,以前读这篇剧的时候,不清楚这个声音是什么,但慢慢的年纪大了,对这个声音有了更深的感悟,其实这就是来自内心的理想之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召唤都不一样,听见召唤后,做出的行动也各有差异,但你必须要作一个奋进者,要奉行自己的人生信念,去学、去做、去奉献,无悔青春要不断丰富自己,要不断的探索,要不断的创新。”

严瑞珍教授的人生经历,与鲁迅作品中的这个不顾辛劳跋涉、不计成败得失、始终昂首向前过客形象不谋而合,耕行不辍的过客,是那个特殊年代,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写照。严教授的人生实践,真切地展现了他内心的理想之声,那就是去到祖国最需要的领域,去探索中国农业经济问题。严瑞珍教授,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改造中国农村面貌的伟大事业中,硕果累累,老教授现已九十岁,但他内心还牵挂着中国的三农问题,老教授说“中国的三农领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索解决,关于农业内在的矛盾性,农村劳动力生产等问题,还需要相关书籍去解答这些问题”。心里有光,人便不老,耕行不辍的内在动力,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

半为儒者半为农的学者

1929年9月,严瑞珍出生于浙江温州。生长在县城的严瑞珍,因为战争,不得不躲到农村避难正是这一经历,让严瑞珍看到了农业的艰难落后、农村的凋敝破败、农民的生活贫,这些经历影响了他一生促使严瑞珍从一个还不太懂事的孩子很快地成熟起来,强烈的爱国主义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就此立志:“我想,一定要让国家强盛起来,一定要改变中国破败的、贫穷的农村的面貌,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1948年,严瑞珍高中毕业,同时考取了所名牌大学,此时,他面临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大学专业的选择,最后他选择了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系。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选择,但他很清楚,这是他的初心,他想续上与农村的缘分而这一选择就是用余生在三农领域不间断的求知探索、自我奉献。严教授说:“同时跟我一起搞农业经济,现在剩下人已经不多了,很多人搞了一半就走了”。这是严瑞珍人生中的第二个选择,就读于农业经济专业,是为了自己的饭碗,还是为了国家?身边同学们渐行渐远,但严老的内心却愈发坚定。正是这一源自爱国主义情怀、共产主义信仰力量,让严瑞珍在农经领域不断探求真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到最贫穷的地方,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西双版纳、山西盆地、冀中平原、黄土高原等贫困区遍布严瑞珍教授的足迹。严瑞珍教授将传统文化中的“半为农者半为儒”耕读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求真务实,将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与农民们打成一片,用脚步探索农业发展的内在逻辑,用智慧总结中国农业经济特点,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完善了中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而且用实践帮助了大量中国农民摆脱贫困。

全心向党的爱国者

严瑞珍教授说:“爱国主义的情怀是我的一生前进的一个动力”。出生在战争年代的严瑞珍,经历过国家危亡时刻,强烈的爱国主义,燃起他为国家进步而读书的信念。“所以入党是对我人生观一次非常严酷的考验。要真正做到这一辈子为了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得有自我牺牲的决心”。大学期间,他参与学生运动,冒着危险参加游行,在学生时代,严瑞珍便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价值观,革命的人生观。

作为一名教师,严瑞珍从1955年便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培养出硕士生、博士生70多人,这些学子都秉承了严教授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如今,严老的许多学生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在人大农发院为三农发展贡献学者力量。2015年,严瑞珍教授回到人大进行专题报告会,他跟学生们说“青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年轻学者,一定要反复实践,培养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建立了正确的三观之后,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不断读书,严瑞珍教授说:“我研究农村经济,但是我不是光看农村经济,我什么书都,书看多了,我的体会就是,能融会贯通了”。正是因为大量的阅读思考,严瑞珍教授在农业经济学、生产管理学、农村生产力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领域产出大量研究成果,曾主持一系列国内外大型研究项目,先后出版专著近二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爱国爱党、求知敬业,曾经的年轻学子如今已步入鲐背之年,“关于农业经济,还需要两本书”九十三岁的严瑞珍教授如是说,在与严老交谈的过程中,仍能感受到他那颗赤子之心,看到他对新时代三农领域的牵挂与期待


作者:李康淼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0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