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调研 看望慰问支教老师
为深化落实《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精神,推动东西部教育协同发展,2025年5月13日至15日,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赵文广同志随教育部老干部局调研组赴云南省开展专题调研,并参加“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专题调研座谈会及银龄教师管理工作沟通交流会。调研期间,赵文广同志还亲切探望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支教的银龄教师代表。
教育部座谈会:共话银龄计划新成效
5月14日上午,教育部老干部局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理校区)组织召开“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专题调研座谈会。
教育部老干部局、云南省教育厅、大理州委州政府领导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11所支援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塔里木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宁夏师范大学、重庆中医药大学、延安大学、新疆工业学院、新疆和田学院、延边大学等9所受援高校,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10所省内高校及滇西大在校的银龄教师代表等共120多人参加座谈会。会上第一批受援高校代表作了经验交流,滇西大银龄教师代表、支援高校代表及受援高校代表作了发言,省教育厅领导作了讲话。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局长于虹作总结发言,对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给予充分肯定,计划实施五周年来,受援高校的科研能力、办学水平取得显著提高。并建议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落实”上下功夫,继续完善援派对接工作机制,在“精准”上下功夫、在“深化”上下功夫,着力发挥银龄教师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及行业产业发展的指导带动作用。
管理交流会:共商服务优化新路径
5月14日下午,调研组召开银龄教师管理工作沟通交流会,援派高校及受援高校代表参会。会上各代表积极发言,赵文广同志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汇报了学校银龄教师工作成效。自2020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累计选派45人次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新疆理工学院等西部高校支教支研,并通过“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形成“输血”与“造血”并重的长效帮扶机制。校内通过完善机制、制定遴选办法等方面规范“银龄计划”有关程序,全力解决银龄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协助爱援高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滇西大副校长索昕煜表示,滇西大将进一步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为银龄教师创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环境。
慰问支教教师:传递关怀与敬意
调研期间,赵文广同志前往滇西大教师公寓,实地探望中国人民大学银龄教师王平、张志强,转达学校的慰问,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身体状况及生活需求。两位教师表示,将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助力滇西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嫁接母校资源,推动东西部高校合作。
展望:银龄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此次调研正值《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之际。据统计,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累计接收73所高校援派的285名银龄教师,其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首批参与高校,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选派机制,拓展银龄教师发挥作用路径,为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