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要闻

“我读校报”实践活动启动,“校报阅读分享会”开在通州新校区!

6月17日至18日,离退休工作处、离退休党委组织原校党委书记程天权、原校党委副书记沈云锁、原副校长李昭公等离退休老同志代表50余人前往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参观“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展览、智慧教室及办公室、体育场、学生公寓、短宿公寓、全景沙盘、食堂等,召开“校报阅读分享会”,畅谈学校发展新变化、新气象。校长助理李明、离退休工作处及通州校区负责同志、工作人员等陪同参观。

在“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中,老同志们通过丰富史料和珍贵文物,全面了解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更加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在智慧教室,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智能教学系统的操作流程,动态交互黑板、课堂实时录播等功能让老同志们直观感受到数字化教学环境的革新;走进体育场,标准化跑道、现代化球类场馆及配套的智能健身设施映入眼帘,展现出学校对师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重视;参观短宿公寓、学生公寓时,宽敞明亮的居住空间、人性化的布局、社区化共享活动区域等让老同志们感慨万千,“我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一直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的每一步。新校区真的非常‘高大上’,令人叹为观止,真羡慕人大的学子们有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2024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式启动先期运行,在新的时空坐标下,300余场学术论坛、红色展览、党建主题活动相继开展,特别是“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通过百余场讲解活动,让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深植青年心中。2025年秋季学期,通州校区将全面正式投用,28个教学单位将正式进驻,迎来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支持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之举,通州校区始终秉持“育人功能优先”原则,打造“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育人生态。校区内“一核两轴六片四中心”的功能布局,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老同志们现场观看通州新校区宣传短片,结合校报内容交流讨论,凝聚推动推动学校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大家认为,本次活动不仅是新校区建设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红色校史的重温与传承。通过实地参观,老同志们深刻认识到,新校区的发展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是求学治学的崭新殿堂,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发扬节约、务实的优良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强化作风建设,弘扬“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 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全体离退休教职工也将继续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始终心系学校发展,通过校报等平台讲好人大故事,以实际行动践行“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责任担当,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分享了解学校发展建设后的感悟

自“我读校报”活动启动以来,老同志们除参与阅读分享会、线下实地践学外,还通过“银龄执笔著华章”活动,积极向校报编缉部投稿,以老同志的视角反映和宣传学校发展新气象、新成就。在《中国人民大学校报》2025年6月12日第1881期第4版中,刊登了离退休教职工马周年、马琰的诗作《读<中国人民大学>报头版有感三则》、《<光束>——写在抢救民间家书20周年之际》。

离退休工作处通过在离退休老同志群体中组织开展“我读校报”活动,引导老同志们及时通过正规渠道全面了解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和最新成就,激发老同志继续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银发力量的爱校荣校热情。后续也将继续通过经常读、实地看、现场讲等方式,动员引导老同志在“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中,始终做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忠实践行者和积极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