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千阙歌——爱吾家国”端午雅集主题诗会成功举办
2018年6月13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中国人民大学关工委、国学院关工委联合举办的“千千阙歌——爱吾家国”第一期端午雅集主题诗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3层的多功能厅举办。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学生新风雅诗社、号钟古琴社、离退休教职工菊香诗社、延河爱乐合唱团和京剧社,现场有近70名观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伴随着古朴悠远的乐曲,萧群忠教授一唱三叹,将琴歌《阳关三叠》演绎得情深意重、凄美感人,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老师和国学院学生程佳璇的伴奏琴箫缠绵、珠联璧合,主题诗会刚一开场便将观众带入意境悠远空灵之境,听者如痴如醉。
身居陋室、心忧天下,生活清贫、精神丰富自古就是仁人志士推崇的高风亮节,菊香诗社9位老同志诗词吟诵了《陋室铭》,大气磅礴,情感饱满,充分展示出古代圣人的气骨、品格与情怀。
高明远、周鸣两位老师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兼具梅派特色的唱腔带来一曲大唐挽歌《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凄凉婉转地演唱演绎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并将长恨一曲千古思的哀怨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国学院学生赵文博表演了诗词吟诵《离骚》。在他温和又暗藏悲愤的楚音之中,众人仿佛又回到了千年之前,看见了那个在江边伫立,高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身影……
在诗词古典提问环节,主持人提问了10道古诗词典故问题,现场观众情绪高涨,积极抢答。
最后,延河爱乐合唱团为大家呈现了古韵十足的诗词对歌表演。合唱团的老同志们在学生指挥下,伴着悠扬的钢琴声,演唱了多首经典古诗词作品,旋律优美、韵味十足,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
诗会现场还展示了85岁高龄郭秀生老师部分剪纸作品,郭秀生老师1993年退休,1997年开始醉心于剪纸艺术,21年来,他在剪纸、布艺、丝网花等不同形式民间艺术的探索上均取得可喜成绩。目前为止,郭老师共完成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白蛇传和清明上河图等一系列剪纸作品。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引得现场师生纷纷驻足点赞。
“千千阙歌——爱吾家国”是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处、关工委响应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号召于2018年启动的老少师生共同学习、传承、感悟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魅力的项目,项目自启动以来深受大家的喜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离退休教师和学生加入。
艾叶飘香,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前夕,老同志和青年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吟诵古老中华诗词,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