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动态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全面实施新生导师引航计划

2019年9月,为进一步加强对本科新生的深度辅导工作,保障新生顺利开启“精彩第一年”,根据“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总体部署,按照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工作总体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工作部牵头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新生导师引航计划实施方案》。10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深化“三全育人”协同育人体系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宣布全面实施“新生导师引航计划”,王学军老师代表离退休成长导师接受聘书。

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关工委推荐了8名优秀离退休教职工担任新生导师。10月31日,为让老同志更好地完成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关工委秘书处特邀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袁世锟与老同志进行了“新生导师引航计划”座谈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离退休党委书记兼关工委副主任纪红波主持。

袁世锟首先介绍了“新生导师引航计划”的实施背景、项目特点、运作方式。他指出根据新的思政环境和形势变化及学校学生工作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实施“新生导师引航计划”,通过为每名大一新生“一对一”配置成长导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学业和生活,对学生进行精准辅导,使新生从入学开始就能够得到更加直接、深入、有效帮助和引导,在辅导老师与学生间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友关系。学校为保障工作开展将建立一批师友工作站,目前已开放4个。

他还详细介绍了我校大一新生的整体情况。他指出,新生每年的变化非常明显,现在的新生都是00后,特点鲜明。一是自主意识非常强,面对心得学习、生活方式,难免遇到问题。二是他们强烈渴望学习,但是有可能由于眼高手低,面临挫折。三是他们面临的选择太多,有选择焦虑。四是综合能力强。五是个性强,非常张扬个性。六是社会交往呈现两极化。七是网络依赖症更加突出等等。希望新生导师能够在诸如此类问题上给予学生们指导。

纪红波表示,感谢各位前辈、各位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为我校育人工作付出心血,作为晚辈我真的要向老师们致敬!相信老师们以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人格魅力、道德情操、胸怀修为、情怀大爱,一定能够成为学生信任的好导师、好朋友。

会上,曾经长期在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刘爱平老师、纪红波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刘爱平指出,学校的这个措施非常好,能够有人在学生进入大学的关键过渡期给他们指导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老同志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阅历、通过对国家发展变化的体悟与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做些指导,补充他们的正能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和谐关系。纪红波指出,大一是新生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环境改变造成的各种不适应带来的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落差,避免心理问题。她还特别指出,老同志开展工作时注意对学生引导的方式、交流的度,同时也要学习年轻人怎么样和信息社会相融相处。

老同志们表示感谢学校对离退休老同志的信任,一定继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不辱使命。他们还就具体开展新生导师工作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