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办文化沙龙第一场——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表达的通知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以及丰富离退休老同志们的业余生活,传承传统手艺中蕴含的文化精髓,让年轻一代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离退休工作处联合人大文化科技园定于4月20日举办文化沙龙第一场——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表达。
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最多可报25人,额满为止。
具体安排如下:
报名时间:4月16日—4月17日。
报名地点:离退休工作处退休工作科(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3室)。
报名电话:62513643;62513037。
活动举办时间:4月20日(周五)下午14:00。
活动举办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三层多功能厅。
离退休工作处
2018年4月13日
文化沙龙第一场——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表达
一、主办单位:人大文化科技园 离退休工作处
二、时间地点:2018年4月20日(周五)14:00-17:00,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三层多功能厅
三、主 题: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表达
通过沙龙嘉宾研讨和媒体报道,介绍中华文化传统剪纸文化以及鲁班暗榫工艺文化,探究传统文化如何以创新而适应社会,真实地体现其中的技艺和精神,让年轻一代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传统手艺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同时以新时代角度讨论AR等技术前沿如何为传统文化的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服务。
四、主持人:张冠勇 人大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执行总经理
五、参会嘉宾
冯乐耘 榫卯艺术家,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
王宝盛 著名油画、雕塑、剪纸艺术家
纪红波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
王 建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贾铁英 人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
白连永 人大文化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孟宪志 北京洛可可公司贾伟设计顾问
北京西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飞
人大离退休教师
六、沙龙议程
七、嘉宾介绍
1.王宝盛先生,出生于一九四五年,自小在绘画方面颇显天赋,获奖无数;祖父及父亲均喜爱书画及文物收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长大,后于文革系统学习了西方油画、雕塑,创作巨型伟人作品全国奖项,后进入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个人雕塑作品及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代表公司分别获国家及省市行业特别奖;2007年至今,开始专心艺术创作,大型剪纸《红楼梦》于2010年创作完成。
2.冯乐耘先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档案保护专家),他72岁时一时兴起,凭借依稀的记忆复原了一件小时候的手工作品——榫卯狮子,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苦心钻研鲁班暗榫动物造型。他是鲁班暗榫动物造型的爱好者和传承者。冯教授把榫卯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中华文化符号。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鲁班暗榫工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真实地体现其中的技艺和精神,是年近90的冯乐耘先生思考的问题。
3.张飞先生,北京西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制作《庆赏昇平》-AR大圣归来项目,文化内涵:人物形象取自于国家典籍博物馆馆藏经典《庆赏昇平》戏曲人物图谱,该图谱为清代宫廷戏曲专司昇平署所著,记录了八个剧目97幅戏曲人物图谱,全球仅存三本,是清代京剧戏曲人物脸谱和服饰的“国标”。该作品选取了图谱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并对其进行卡通化处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形象生动的顽皮大圣。科技内涵:AR的3D大圣形象可通过用手机扫描衍生品上卡通版大圣后在手机中呈现。AR大圣可以通过指间滑动在手机屏幕上放大或缩小,可以720°任意旋转。AR大圣与手机摄像头处于同一个状态,可以直接与手机摄像头所获取的现实生活场景拍照,录制小视频,照片和小视频可直接分享到社交网络。手机界面有《庆赏昇平》的语音简介、大圣的原图鉴赏和《庆赏昇平》复仿版图册的购买链接。荣誉:2017年第十四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央视新闻网专访,BTV“电视先锋榜”专访。
八、拟邀请媒体
新华网 新京报 校内官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