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大学自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开课以来,共开设45门次课程,覆盖全校离退休教职工上千人次,受到参与学员的一致好评。2024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大学获批成为国家老年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校。为满足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大学拟于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继续面向全校离退休教职工招生。
一、报名须知
1. 招生对象: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教职工。
2. 报名要求:
(1)身心健康,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能坚持完成学业者均可自愿报名。
(2)为给更多离退休教职工提供线下学习机会,若选择多门课程进行学习,请按照学习意愿进行选课排序。
(3)请学员自备学具。
(4)所有提高班须有专业基础。
3. 报名方式及时间:
本次报名采取线上系统报名的方式,长按二维码识别进入离退休服务管理系统进行报名。具体操作步骤见附件。请于2025年9月4日(周四)下午17:00前完成报名。
4.培训费说明:老年大学试运行阶段,暂免交培训费。
5.学员录取:
(1)报名学员达到15人以上方可开班。
(2)报名学员人数超过课程拟定招生人数时,将根据报名志愿顺序、学员报名课程数、学员报名时间进行筛选、最后录取人数不超过该课程拟定招生人数。如遇报名人数远超课程拟录取人数时,视情况增开课程班次。
(3)老年大学各班学员线上报名情况和录取情况,以离退休工作处公示为准,请及时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微信公众号查看后续通知。
(4)请各位报名学员珍惜学习机会,若课堂考勤低于60%且无特殊情况说明者将列入异常名单,视情可取消今后老年大学各课程报名资格。
6. 开课时间:
拟于2025年9月15日(周一)陆续开始上课。开学相关事宜另行通知。如遇节日假期,课程顺延。
二、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 |
节次 |
课时 |
招生人数 |
星期 |
上课时间 |
上课地点 |
拟开课时间 |
1 |
书画类 |
行楷书(基础班) |
白迎雪 |
16 |
32 |
15 |
周一 |
下午14:00-15: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9室 |
2025.9.15 |
2 |
行楷书(提高班) |
白迎雪 |
16 |
32 |
15 |
周三 |
上午9:00-10: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9室 |
2025.9.17 |
|
3 |
中国写意画技法讲解(基础班) |
李乃昕 |
16 |
32 |
15 |
周五 |
上午9:00-10: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9室 |
2025.9.19 |
|
4 |
中国写意画技法讲解(提高班) |
李乃昕 |
16 |
32 |
15 |
周五 |
下午14:00-15: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9室 |
2025.9.19 |
|
5 |
音乐类 |
声乐基础与合唱 |
葛鑫 |
16 |
32 |
40 |
周四 |
上午9:15-10:45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212室 |
2025.9.25 |
6 |
合唱提高 |
陈泽明 |
16 |
32 |
30 |
周三 |
下午14:00-15: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212室 |
2025.9.17 |
|
7 |
歌唱表演 |
夏阳 |
16 |
32 |
20 |
周三 |
下午15:30-17:0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212室 |
2025.9.17 |
|
8 |
手风琴 |
李彦强 |
16 |
32 |
20 |
周五 |
下午15:00-16: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11室 |
2025.9.19 |
|
9 |
体育舞蹈类 |
健身气功八段锦、八式太极拳 |
刘爱平 |
16 |
32 |
15 |
周三 |
上午9:00-10:30 |
世纪城时雨园活动站 |
2025.9.17 |
10 |
24式简化太极拳 |
刘爱平 |
16 |
32 |
15 |
周二 |
上午9:00-10: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1室 |
2025.9.16 |
|
11 |
健身球操 |
张景云 |
16 |
32 |
15 |
周三 |
上午9:00-11:0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1室 |
2025.9.17 |
|
12 |
中老年时装模特培训 |
郝萍 |
16 |
32 |
20 |
周五 |
上午9:00-10: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1室 |
2025.9.19 |
|
13 |
舞蹈 |
谢伟伟 |
16 |
32 |
20 |
周二 |
下午13:30-15:0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1室 |
2025.9.16 |
|
14 |
民族舞 |
侯倩 |
16 |
32 |
16 |
周二 |
下午14:00-15:30 |
世纪城时雨园活动站 |
2025.9.15 |
|
15 |
人文类 |
非遗剪纸 |
欧阳玉喜 |
16 |
32 |
15 |
周二 |
上午10:00-11: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9室 |
2025.9.16 |
16 |
非遗绳艺及钩织 |
陈婉玉、张燕芳 |
16 |
32 |
15 |
周二 |
上午8:30-10:0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109室 |
2025.9.16 |
|
17 |
朗诵知识与技巧提高 |
姬国胜 |
16 |
32 |
20 |
周二 |
下午14:00-15: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212室 |
2025.9.16 |
|
18 |
“智慧摄影”手机摄影(初级班) |
赵熙萌 |
16 |
32 |
15 |
周三 |
上午8:20—9:5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212室 |
2025.9.17 |
|
19 |
“智慧摄影”手机摄影(高级班) |
赵熙萌 |
16 |
32 |
15 |
周三 |
上午10:10-11: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212室 |
2025.9.17 |
|
20 |
单反相机摄影 |
王昌锋 |
16 |
32 |
15 |
周二 |
上午9:00-10:30 |
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212室 |
2025.9.16 |
三、教师及课程简介
序号 |
课程 |
授课教师简介 |
教学内容 |
1 |
行楷书(基础班、提高班) |
白迎雪,本科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书法学,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书法方向。书法和篆刻作品曾获日本三鼎书道展等奖项。 |
通过系统学习,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学习书法基础知识、熟练基本技能的同时,初步掌握行楷书的书写方法、结构规律和章法技巧,字形正确,符合书法有关规范。对部分有一定功底的学生,组织研修提高,加深书法美学知识研习、把握欣赏书法艺术的原则和方法,进而提高欣赏创作能力,陶冶性情、颐养身心。 |
2 |
中国写意画技法讲解(基础班、提高班) |
李乃昕,2009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双士学位,美术学硕士学。现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美协副会长,任课于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文旅部李可染画院青年院聘画家,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宫写意中国画提高课程特聘教师,奔驰中国总部书画社特聘教师。 |
本期课程以写意花鸟为主,涉及山水。各种花卉鸟虫兽木为讲解内容。单独技法解析为基础,多种内容组合为提高。在之前课程基础上深度上延伸,广度上扩展。 |
3 |
声乐基础与合唱 |
葛鑫,教育硕士研究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表演经验。具有十年音乐教学经验,一线音乐教师;一直担任社团、合唱团声乐指导,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和较强的亲和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
中老年合唱活动能培养团员的艺术理念,提升团员的人文素质。合唱艺术之美,源于和谐之美,表层的合作无法展现合唱美妙的效果,更需要“心神合一”“音声合一”“音质合一”等美学层面的因素支撑。合唱最终是要让团员领略并创造音乐艺术之美,体现平等、包容、互助、和谐、协调等。组建中老年合唱活动有利于团员间抒发情感,培育团队精神的作用。 |
4 |
合唱提高 |
陈泽明,曾就职过原中国武警文工团、国家大剧院、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演出过《西施》《卡门》《茶花女》《爱的甘醇》《漂泊的荷兰人》《永乐》等歌剧,演出过《长征组歌》近百余场,后潜心钻研合唱指挥,带领许多团队荣获朝阳区、海淀区以及北京市奖项,曾带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参加一二·九活动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场总冠军。 |
合唱是一种集体音乐表演形式,通常由多位歌手同时演唱一首曲目。这种表演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声部数量。合唱团通常由不同的声部组成,包括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等。 表演形式。合唱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如音乐会、舞台表演、庆典活动等。 情感表达。通过多声部的合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可以被更好地传达和表现出来。 团队合作。在合唱团中,每个歌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呈现出精彩的演出。 |
5 |
歌唱表演 |
夏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学院退休教师,有三十年合唱实践,现任北京海燕合唱团女高声部长,延河爱乐合唱团艺术总监。 |
歌唱表演,在歌唱中陶冶情操,在表演中愉悦身心,在这个班里,你会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每周都在进步。手风琴班和时装模特班的加入更使学习的气氛变得活跃。 |
6 |
手风琴 |
李彦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教师。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学习二胡,并喜爱各种中西乐器,如:手风琴、萨克斯、吉他等。 |
手风琴易学易懂,在和声乐器里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特点,是群众文娱活动中十分受欢迎的一件乐器。可独奏、重奏,也可给歌唱者伴奏。本课程旨在普及手风琴知识及演奏技巧,提高学员音乐素养,丰富文化生活。 |
7 |
健身气功八段锦、八式太极拳、24式简化太极拳 |
刘爱平,中国人民大学退休干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习练太极拳、健身气功多年,常年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积极参与和组织全民健身活动,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太极拳协会会长,海淀区太极拳协会副会长。 |
太极拳、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体育项目。八式太极拳是1991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创编的,是学练太极拳的入门套路,共八个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在八段锦众多流派的基础上重新编排的,由八个动作组成,动作圆活连贯,循环往复,连绵不断,运动强度适中。24式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由国家体委编创,精选杨式太极拳24个经典动作,简单易学,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内外兼修,便于记忆和推广,成为全球习练最广的太极拳套路。坚持学练太极拳、健身气功,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强身健体。 |
8 |
健身球操 |
张景云,中国科学院科仪中心退休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不仅热爱健身球操运动,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教练所具备的无私奉献精神,有组建队伍和教练队伍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
健身球操队2019年5月成立至今,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队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坚持每周校内户外或舞蹈室活动,研习健身球操技巧,先后编排了属于人大的自编自导的健身球操套路《一起向未来》、《早安,隆回》,规范套路《爱我中华》等4套,每一年均有新套路推出。 |
9 |
中老年时装模特培训 |
郝萍,中关村中学退休教师。退休后进行了个人深造,参加了中老年模特学习。经过相关部门考核,获得了中国模特高级教师资格、考评师资格、高级模特编导师资格;在中外中老年模特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多次担任比赛评委。 |
适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丰富我校离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近年来中老年时装走秀深受退休老年朋友的喜爱。退休后如何让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调理身形、不驼背、挺拔,从站姿、步态等进行理论及实操训练。 |
10 |
舞蹈 |
谢伟伟,2003年后一直从事舞蹈活动,至今已有20多年演出和教学经验。参加过两次春晚演出,参加过国庆60周年和70周年天安门演出,参加央视《开门大吉》、各舞蹈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
本期课程将以更专业和系统教学为主,主要学习东北秧歌手绢,胶州秧歌扇子,使学员提高舞蹈技艺。 |
11 |
民族舞 |
侯倩,2007年~2014年在海淀文化馆系统学习七年民族舞,包括古典舞、藏族舞、新疆舞、蒙古舞、傣族舞、朝鲜舞等,同时在学院路街道舞蹈队学习、演出并参加各项活动。多年来参加了包括社区、街道、区、北京市、华北地区等组织的演出和比赛有80余次。曾参加过多次大型活动,如“全国亿了妇女健身大赛开幕式”的演出;天安门广场“奥运倒计时一周年晚会”演出;国庆60周年天安门晚会群众舞蹈等,在舞蹈队参加过多次区级、市级、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多次获奖。 |
通过学习中国不同类型的民族舞蹈,如藏族舞、蒙古舞、新疆舞等,掌握各种舞蹈的动作和技巧,来提高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并达到锻炼身体和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 |
12 |
非遗剪纸 |
欧阳玉喜,师从国家非遗传承人刘晓迪老师。独立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她创作的作品曾多次在海淀区、北京市教工委参展,作品被评为一等奖。2024年以“云想衣裳花想容”为主题的剪纸时装秀的图案绝大部分都是欧阳老师创作设计的。 |
非遗剪纸社团自2021年3月活动至今已四年有余。社团和课程有近二十余人长期开展活动。每次课程都有精美的专题和作品。2024年秋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创新性的将剪纸艺术与时尚相结合,为年终汇演奉献了一场精美的剪纸服装秀,赢得了极大反响和广泛好评。2024、2025年社团在离退休处的领导和指导下展出多期紧扣时代主题的精美作品。该课程旨在传承中国非遗剪纸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剪纸艺术之美,源于生活之美,更需要“心、眼、手、合一”,要让学员领略中华文化之精髓,并体现出每个人的创意。 |
13 |
非遗绳艺及钩织 |
陈婉玉,传统技艺高级教师,对手工绳艺情有独钟。从事手工教学多年,经常参加“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活动。曾经在中关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四季青党群活动中心等多家社区和芳草地甘露园小学、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上庄校区等多个学校从事手工教学工作,包括绳艺、钩织、布艺、绒花、竹编等等多种多样的手工教学,得到社区领导、社区居民和学校老师、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
中国结,全称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制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形状精致典雅、变化万千、而又兼备实用装饰双重功能的中国结绳,充分反映出中国文化的优美和深邃,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装饰饰物。现在绳结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张燕芳,从事钩织技艺教学多年,一直在人大附中社区、海淀街道社区教学并参加展示活动。编织了大量精美的作品在社区和街道的各项活动中展出并获得高度好评。 |
钩织非遗文化是一针一线的传统艺术之美。钩织技艺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生活的独特魅力。体现在三个方面:技艺精湛、文化传承、情感寄托。钩织非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和创新。体现在融合与发展、数字化保护、普及与传承。钩织非遗文化是时间的低语,是匠心的结晶,更是民族的技艺与延续。通过一针一线的钩织,织出美好生活,钩织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让非遗之光照亮未来。 |
||
14 |
朗诵知识与技巧提高 |
姬国胜,当代艺术工作和朗诵艺术家。96年在北京广播电台《诗乐》节目工作。早期获《伟大中国》大赛一等奖,授予“德艺双馨文艺贡献奖”,被评为“十大诵读艺术家”,获得过诗春晚和国家剧院表演荣誉奖。 |
通过系统学习,了解朗诵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上课下练习,初步掌握朗诵的规律与技巧等,把握欣赏朗诵艺术的原则和方法,进而提高朗诵和欣赏水平,陶冶性情,颐养身心。 |
15 |
“智慧摄影”手机摄影(初级班、高级班) |
赵熙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22级本科生,资深摄影爱好者,参加多次支教、“智慧助老”手机教学活动,志愿服务时长370小时。性格耐心细致、亲和力强,深受各年龄段同学喜爱,普通话一级乙等,教学风格注重互动与实践。 |
课程专为退休人员设计,旨在通过手机摄影帮助学员记录美好生活、提升艺术审美。课程从基础操作讲起,包括手机相机功能使用、构图技巧、光线运用等,并结合实际拍摄练习(如花卉、人物、风景),让学员轻松掌握拍摄技能。教学中融入“智慧助老”元素,同步讲解照片存储、微信分享等实用功能,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课堂氛围轻松,注重手把手指导,鼓励学员互相交流,结业时可举办小型摄影展展示作品。 |
16 |
单反相机摄影 |
王昌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家学会会员,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会员,《环球旅游》出版社特约记者,中埃建交60周年图片展十余位中国摄影家代表之一。曾在全球各地拍摄大量旅拍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扶贫杂志、共同社等多家媒体刊登其纪实作品,曾多次担任各种摄影大赛评委,著有《零基础摄影学习超简单》。 |
课堂将通过理论讲解与户外实拍结合的方式,通过摄影入门,带你了解眼睛如何“会看”,如何运用器材灵活拍摄,逐步过渡到掌握好的摄影方法等。 |
四、温馨提示
凡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在报名参加学习时,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慎重考虑,为自己在老年大学学习期间的安全健康负责。
五、报名咨询电话:62510870、62519873。
离退休工作处
2025年7月1日
附
老年大学报名指南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进入。显示如图。账号为本人职工号(如20001111),密码为Rmdx+职工号(如Rmdx20001111,注意首字母R需大写。)
点击进入“我的大学”
点击“入学报名”
4.选择想参加学习的课程,点击“立即报名”。(请注意如选择的多门课程时间冲突,则只能在同一时间段内选择一门课程学习。)
5.进入课程界面,查看课程具体信息,点击“立即报名”。
6.进入首页“选课结果”,可查看选择的全部课程。如想取消课程学习,可点击课程后选择“取消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