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夕阳红之声

陈智为居家隔离后几点反思

居家隔离后几点反思

陈智为

大约在春节除夕前几天,我们学校就封了东西两处校门,其余小门全部关闭。禁止外来人员入内。偶见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和匆忙购物归来的个别人影。但没有人恐慌,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居家隔离。包括那些平日爱打闹嬉戏的孩子和集聚在小花园内回忆往事的老人。

身为一个居家隔离的退休老人,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免疫力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在这次疫情中,以敢说真话而被熟知的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谈到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时说: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

病毒战争中,医护人员除了药物治疗,做得最多的其实是陪感染者一起熬,熬到病人免疫力足以打败病毒的那一刻。所以请照顾好自己,包括睡眠、饮食、情绪和室内活动。

2、牢记灾难中的英雄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挺身而出:84岁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是他最早明确告诉人们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73岁的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正带领她的团队,积极研制抗病毒新药;79岁的著名建筑学家黄锡缪成功设计了武汉火神山医院,收治了上千名重症患者……。他们和无数医护工作者,在危机时刻扛起的是一个民族的安危。

抗疫至今,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危险,冲锋陷阵在最前线。有的感染患病,甚至有的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李文亮、宋英杰、刘志明、徐辉,……在人们的眼泪和哀思中去了另一个世界。尤其是李文亮医生,他的离开之所以引起人们无尽的哀思,不仅因为他是救死扶伤的一名普通医生,而且因为他是敢说真话的人间医者。被人们铭记的还有个头不足1.6米、54岁的张继先,这位因疫情流干了这一生眼泪的女医生。是她在发现新冠肺炎后,坚持向组织上报的第一人。还有许许多多医护工作者,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3、危机潜在敬畏安乐

我今年83岁,建国前经历过日伪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以及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直至新中国建立。

记得解放以前,我们全家曾经历过天花、疟疾、伤寒等流行病的危害,几乎丧失了性命。但因为那时年幼无知,“好了伤疤忘了疼”。

建国至今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没有战争的岁月,人们过惯了和平安宁的生活,不免心生麻痹。所以当大灾大难来临之际,手忙脚乱,心生恐惧,更有抱怨。

实际上,危机一直都存在,是傲慢与无知让我们放松了警惕。这场危机对于我们每个人是一次很好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遇挫折才会更强大。懂得及时吸取教训、及时纠正错误,生于忧患,敬畏安乐。

4、独处的滋味并不好受,但必须忍受

新冠病毒主要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染,所以必须采取个体隔离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人传人。因应疫情,使我们不能随意外出,不能按时上班上学,不能回到热闹的人群中,只能宅在家里。这是整体防疫战略的需要。

独处的方式,对于习惯于集聚、喜欢热闹的人是极大的约束。但是为了疫情不再蔓延,独处就等于投入防疫战斗。

5、好好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

疫情爆发以来,这30多天里,各种矛盾都在减少。刑事暴力案件大幅下降、民事纠纷、出轨偷情、婆媳矛盾等大量减少。甚至小偷、偷盗犯也少了。逃亡犯、被通缉的犯人也主动到公安司法部门自首。是这些问题没有了吗?不,不是。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但相比生死,相比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他们萎缩了。这场疫情,让我们明白生死存亡才是最大愿望。正如钟南山院士说的那样:“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活在这个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好好活着,就是幸福。”

6、疫情促使我们反思进步

疫情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变成慢性病。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我们应当适应新的环境,让自己变成一个创新者,一个建设者,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疫情倒逼我们绝处逢生。过去我们忙于工作、维持生活,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反思自己。现在好了,可以有时间坐下来,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可谓“静坐长思己过”。

疫情封闭在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手段探索学习,与群友们交流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重塑内心信念,规划自己的余生之路。

居家隔离除了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家中有限的条件进行体育锻炼。我今年已83岁,主要是坚持在室内往返走路。上午、下午各半个小时,微信运动计步1万步左右,每天如此,有记录可查。坚持早晚按压足部100次;早晨起床,先做足部按压涌泉穴等足部对应穴位;晚上洗脚后做同样足部按摩。现已坚持数月,颇有效果。与此同时,上午十时、下午四时左右,各做一次,十分钟的简易操。

居家隔离,生活更有规律。早六七点起床,上午八时互联网学习书法、绘画。十时简易操、品茶,十一时体育活动。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学习书画、体育活动。一周购物1-2次。晚看新闻联播、体育节目以及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晚十时半上床休息。如此作息我已坚持数十年,感觉行之有效。

如果无法做更多,就当个平凡且善良的人,沉静温煦、健康努力。

(作者陈智为系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退休教师)